学校召开新校史陈列馆展陈设计方案汇报会

时间:2017-06-26浏览:195

    2016年12月21日下午,贵州大学新校史陈列馆展陈设计方案第二次汇报会在学校中国文化书院召开。校长郑强、副校长李军旗、张覃出席会议,学校31个部门、学院的有关领导或代表、离退休老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档案馆(校史馆)相关人员共47人参会。会议由张覃副校长主持。

    按照2016年11月16日第一次校史陈列馆展陈设计方案汇报会反馈意见,重庆、北京两家公司均以视频形式,分别就各自修改后的贵州大学新校史陈列馆展陈设计方案进行了汇报。

    郑强校长听取汇报后,对学校新校史馆及将要建设的5个博物馆作了指导性讲话。他提出:新校史陈列馆楼梯通道不能小,要体现庄重、大气,如宫廷式。接着,他再次强调,学校校史陈列馆、博物馆均要解决好“给谁看”“怎么看”“看什么”三大功能。第一,“给谁看”。一是给社会看、给大众看,要看贵大积淀,由积淀、历史看出对贵大的敬畏。二是给校友看,要看出往日的记忆和母校的自豪。三是给在校的师生看,要看出新气象和未来的信心;第二,“怎么看”。形式上有三种,一是“走着看”,走马观花的看。二是“驻足看”,想看个究竟。三是想回过头来看,看了还想看。这样的展馆才有震撼力;第三,“看什么”。要看昨日的岁月留痕,更要看今天的继往开来,再要看明天的美好远景。他指出,博物馆、校史馆的灵魂在内涵,贵大是有条件做出内涵的。内涵是什么,是一脉相承的校训、校歌、校徽。“三校”元素是一个大学内涵不可缺少的点,由这三点就可串起往日的留痕、情感的回忆、刻骨铭心的学校痕迹。大学更要注重今日的发展和明日的辉煌,要看学校将给民族的未来创造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一个馆最终要实现“三个能够”,即能够记住贵大的一个建筑或风景,能够记住贵大的一件往事,能够记住贵大的一个人物。

    郑强校长还要求,虽然校史馆是两层结构,但空间上必须要实现空间隔断,内容不断,思绪不断。色调上,不仅仅要反映明亮,更要反映情绪、反映时代、反映文化。内容上,要做到文字与实物并举,每一个板块都要有一个感动的高潮。主线上,2004年前以时间概念为主线,2004年以后以内涵板块为主线,板块包括教育教学、学术研究、服务贵州、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思政建设、学生成长等,要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更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把校史陈列馆建设成为一个全校师生满意、广大校友满意、社会各界满意,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中国一流、贵州第一”的展馆。

    会上,郑强校长还对档案馆(校史馆)在新校史馆建设上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美术学院唐昌乔教授从设计学角度对两家公司的校史馆展陈设计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会后,部分参会人员、参与汇报的两家公司以及档案馆(校史馆)负责人一同前往新校区,对新校史馆作了进一步的实地调研。

                                           【文/姚红  图/李洪波  审/唐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