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祖国不会忘记》中,讲述了两弹元勋们的故事,影片中 “夫妻树”的故事尤为感人:“这棵树悲凉地直立在通向罗布泊的途中,直到昨天,它都是生命世界终点的标志。当年,有一种非常神秘的事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成为人人自觉遵守的铁律。其中:就有一对夫妻,他们接到命令后互相隐瞒,平静出发,直到在某一天在这棵树下等车相遇时,夫妻俩才知他们干的是同一件工作,也将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当张爱萍将军听到这个动人的故事时,就望着这棵树说,“就叫它夫妻树吧。”之后,“夫妻树”的原型——王如芝和张相麟,也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曾是贵州大学的教师,曾在贵大齐头并进、以文化人,为贵州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网络资料
王如芝是我国首次核试验唯一的女专家,新中国第一代爆破力学专家,参加并组织了我国十二次核试验工程效应的测试工作,对我国核试验力学参数测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在王如芝看来,云淡风轻,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名字和事迹一直不为人所知。而张相麟,99A坦克总设计师——毛明说:“我的老师张相麟先生,直到去世前只有一个教授头衔,却为国防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从他们夫妻的身上,可见为国家核工业奉献自己青春和力量的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奉献与担当、低调与内敛。
网络资料
为了探寻他们夫妇在贵大的足迹,我们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但网上资料不多,馆藏有关档案史料也甚少,只在一些薪俸表和教员授课时数表等档案材料中可略见一二。
馆藏张相麟档案资料
馆藏王如芝档案资料
1942年王如芝、张相麟结婚后,由于战乱,他们辗转于川、滇、黔、桂四省之间。从现有的档案资料中可见:1947年张相麟已为国立贵州大学工学院机电工程学系副教授,曾讲授机动学、内燃机、热工学等课程;1948年王如芝为国立贵州大学文理学院化学系兼任副教授,担任物理化学、定性分析、化学等课程教学及实验,1949年10月正式聘为教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为庆祝建党百年推出这一档一文,让我们在档案中找寻他们的足迹,重温“夫妻树”的故事。虽然岁月流逝,人事更替,其故事仍常听常新,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历久弥新,使我们从中感受到时代的光芒、精神的力量,也将激励着后人努力工作,不断前进,报效祖国。
图 文:姚红
审 核:唐圣琴
终 审:陈岚
图片来源:贵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政务:金华发布 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