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领广大师生深刻感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激发时代使命感,9月18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由贵州大学、贵州省档案馆联合举办的“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巡展在西校区开展。
序幕:场馆思政课,以导学、引学与访谈教学、实践探究方式开展
本次展览以“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巡展场馆思政课的方式拉开序幕。
在西校区德正楼一楼会议室,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贵州省档案馆副馆长(副主任)田红分别做课堂导学、引学,带领大家重温烽火岁月里的贵州贡献与贵大担当。随后,主持人分别与秦天真之子秦小松、罗登义之孙罗光宣、贵州大学刺梨研究团队安华明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晓梅教授及青年学子对话,以“访谈教学”的方式,听受访者讲述先辈在抗日战争中的家国情怀,薪火传承、“强国有我”的时代担当、青春誓言……
随着田红、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彭洁共同按下启动按钮,“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巡展正式开展。
在图书馆大厅,展览迎来了首场参观。在讲解员的引导和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参观者细细观看、静静思考、深深感悟,从一张张泛黄的历史档案和老照片里,触摸着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从一个个浸透血泪与坚守的抗战故事中,读懂了山河破碎时的不屈抗争;从一位位挺身而出的英雄先辈身上,感受到了烽火岁月里的家国情怀与担当;在历史与现实对话中,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段风雨如晦却始终向阳的艰难时光,汲取着奋进的精神力量。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副校长吴攀、向嵩,贵州省档案馆宣传与编研处处长刘亚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受邀参加九三阅兵观礼的校友高安勤等。
展览:抗战时期,贵州记忆、贵大记忆
《烽火黔中魂:贵州抗战记忆展》是由贵州省档案馆制作的“抗日战争中的贵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档案史料展”和贵州大学制作的“铭记历史 薪火相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贵州大学馆藏档案史料展”两个部分组成。展览通过36张展板、丰富的档案史料,诉说了贵州人民以生命为墨、以信仰为笔书写的抗战史诗,展示了不同时代贵大人的使命担当。
其中,《抗日战争中的贵州》通过8个板块、数百件珍贵档案史料,讲述了作为抗战大后方的贵州,以参军参战、发展经济、兴修公路机场、运送物资、捐钱捐物、救护伤病、收容难民、接受转移机构等方式,积极参与、支援抗战,成为持久抗战的坚实后盾的贵州故事。《铭记历史 薪火相传》,以三个主题,通过红色贵大、兴学育人、携笔从戎、学府迁徙、典籍守护、文化担当、社会担当、薪火传承8个故事,讲述了贵大人在抗战时的故事,贵大在抗战中兴学育人、守护文脉的故事,新时期扛起社会责任、勇于担当的故事。
“抗日战争中的贵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档案史料展”
“铭记历史 薪火相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贵州大学馆藏档案史料展”
此次展览,以史为证、以档为证,展示了蕴含在档案里的贵州抗战故事、贵大故事,践行了育人的使命。展览开展后,以定时讲解参观或自主参观方式进行。除在西校区图书馆展出外,将以巡展的方式,走进贵大附中、南校区、东校区,最后成为校史馆专题展陈的一部分长期展出。
制展:主题展背后,贵大人的努力与担当
本次活动从策划到顺利开展,历时只有1个月。为开展好本次活动,学校十分重视,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对巡展方案、展陈大纲、展陈设计和内容等进行讨论、修改,还亲自指导、参与展陈文字修改和思政课环节设计等。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研究生工作部、档案馆(校史馆),共同研究拟制巡展方案、展陈思路,积极到省档案馆、鹿冲关森林公园文澜院和地母洞进行调研,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推进活动顺利开展。为做好展陈,学校档案馆,一方面积极与省档案馆对接、确定联展事宜;一方面,根据本校展陈需要,撰写展陈细化大纲,查找、整理、制作展陈素材,参与设计制作、修改展板,编写讲解词(包括省档案馆制作的展陈内容的讲解词)、培训考核讲解员等。在学校有关部门、老师、讲解志愿者的共同配合、努力下,完成了一堂精彩的场馆思政课,一个内容丰富的抗战主题展。
培训考核讲解员
研究生工作部与档案馆人员在展陈现场合影
档案是历史的“活化石”,更是传承精神的“接力棒”。从“沉睡”的馆藏档案史料,到反复打磨的展陈、讲解词,从老师们饱含深情的领学、对话,到同学们感人的誓言、精彩的讲解,将无声的档案化为了有声的故事,成为可触摸、可感知、可共鸣的精神养分。80年岁月流转,黔中大地的抗战精神从未褪色。欢迎大家走进场馆,在泛黄的档案和字里行间的感动中,感悟先辈的家国情怀,铭记历史,追昔抚今,鉴往知来。
【图/黄凯 文/赵财霞 张婷 编审/姚红 终审/周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