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我馆工作人员一行2人前往中国第11枚“金钉子”研究成果的牵头者、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赵元龙教授的办公室,向他征集档案资料。
赵教授在办公室亲切接待了我们,他首先简要介绍了剑河“金钉子”的研究历程和相关研究成果,并带领我们参观了古生物化石陈列室。最后,还将其主编的书籍、研究资料及相关电子照片等捐赠给我馆,并表示会进一步清理出相关资料,提供给档案馆扫描留存。
赵元龙教授捐赠的部分档案资料
番外篇:“金钉子”就是地质学上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俗称,是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2018年6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科联)以全票通过的表决结果,批准把寒武系第三统和第五阶的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钉”在中国贵州剑河,即寒武系苗岭统乌溜阶。这是中国获得的第11枚“金钉子”,成为全球“金钉子”最多的国家。2018年7月5日上午,贵州大学举行了这枚“金钉子”落户贵州的新闻发布会。
赵元龙,1937年9月生,江苏如皋人,二级教授。1961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学校教学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在古生物化石发掘与研究上硕果累累。2012年退休,至今仍在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省古生物研究中心进行科研及研究生培养工作。钉在贵州的这枚“金钉子”,是由赵元龙教授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和自然资源研究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等8个中外单位的专家参与的国际团队,历时20余年研究完成的。这也是首次由高校牵头研究完成的“金钉子”,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图文/黄凯 姚红 审/唐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