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1902年8月)创建的贵州大学,初名贵州大学堂,是贵州历史上以“贵州大学”命名的第一所高等学府。
贵州大学堂的前身可以追溯至贵山书院,贵山书院又是在阳明书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下令各省设立一所省会书院。雍正十三年(1735年),贵州巡抚元展成选定阳明书院作为省会书院,是年改名为贵山书院。贵山书院经过不断拓建修葺,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成为清代贵州办学规模最大的书院,生员常在百人以上,多时达二百余人,名师
出,为贵州培养了不少人才,是贵州造就举人、进士的摇篮。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初,贵州巡抚邓华熙钦奉“谕旨”,决定以贵山书院为基础筹建贵州大学堂。同年8月,邓华熙向清廷奏报了《贵州巡抚部院邓奏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并附《贵州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和《贵州大学堂详细条规》等。
贵州大学堂开办之初,首届招生120人。开设备斋、正斋,其中备斋习浅近学,以教各国语言文字为主,兼习经史、文艺、测算等学,两年毕业;正斋习普通学,以教经史、中外政治、测算、西艺等学为主,兼习洋文,四年毕业。
图为:(民国)《贵州通志》有关贵山书院记载